最近一部动画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刷屏,中年人重新读懂了那些诗词,少年人了解了它的来源,同名主题曲却唱得“垂垂老矣”。
罗大佑将李白的诗词改编结合,为其谱上曲子,唱说的形式,将李白的一生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即将70岁的罗大佑,把其中人生滋味唱遍,让人忍不住流下眼泪。
前一阵子他又参加了综艺《剧好听的歌》,出道41年,有太多经典歌曲值得回味,出现之时,嘉宾们夹道欢迎。
一首《追梦人》唱得人热血沸腾。
这一开口,曾经那些唇枪舌战,该停止了。
在此之前,罗大佑很长时间没有这样活跃过了,大概5年之前,罗大佑举办了一场巡回演唱会。
总结起来,上座率不高。
演唱会那天,北京是雨天,撞上了新歌声的决赛,门票在黄牛手上转了几圈,从几百块一张卖到了50,上座率就六七成左右。
上海稍微好一些,但也稀稀疏疏的。
这场演唱会赔得一败涂地,之后又在微博掀起了一场骂战。
“罗大佑唱不动了”
“罗大佑的时代过去了”
凭所谓商业价值去衡量罗大佑,未免太浅薄了些。
他有一把刀。
一把手术刀。
高中毕业,他随父亲心愿考入中国医药学院医学系,拿起了手术刀,他那双手却更愿意停留在琴弦上。
5岁那年,父亲让他学习钢琴,每天练习30分钟,放一枚铜板在手背上,铜板掉下来就被打。
这么小的孩子自然是贪玩的,自此他练就了个本事,弹到某个音节30分钟正好结束,一秒都不差。
真正喜欢上音乐,是三年级,罗大佑第一次接触到吉他,琴弦的声音直击他的心灵,第一次有了玩音乐的感觉。
少年时期,两件事围绕着他,读诗和音乐。
摇滚、民谣、流行,什么类型他都听,欧美、日本……什么国家都可以,余光中、杨牧都是他的诗歌启蒙老师。
他想要学艺术,可出生在医生世家的他似乎只有一条路,成为医生。
医学院考上了,心思还在音乐上。
1972年和朋友玩乐队,担任键盘手,两年后,创作歌曲《乡愁四韵》。
1976年创作歌曲《神话》并正式投入商业音乐创作,还为电影《走不完的路》创作歌曲。
大五那年与刘文正合作创作了《闪光的日子》。
学业在继续,毕业后的他真正拿起了手术刀。
上班白大褂,下班拿起吉他。
直到1980年,在医院工作的罗大佑越发不快乐,他想了很久:治病救人的医生千千万,不缺我罗大佑一个。
前有鲁迅弃医从文,后有罗大佑弃医从艺。
罗大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:请相信我,做音乐不比做医生赚得少。
自此真正踏上了职业音乐人的道路。
仅一年,为电影《搭错车》创作插曲《是否》、《一样的月光》和主题曲《酒矸倘卖无》,创作《光阴的故事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走不完的路》《青春舞曲》、《鹿港小镇》。
首首爆款,尤其是那首《鹿港小镇》,在台北火得一塌糊涂。
他救了一个人。
《鹿港小镇》写的不是他自己,写的是一个修摩托车的少年。
少年从小镇出来,从家里偷拿了两万台币跑到了大城市,梦想着能赚很多很多的钱,衣锦还乡。
可惜,出来没多久,两万块钱就花完了,最后只能找了个修车的工作。
“台北不是我的家,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。”
少年没有脸回家见父母,只能在大城市坚持着。
这首歌发出,惹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人们:归不到的家园,鹿港的小镇,当年离家的年轻人。
当所有人都在为他写的歌流泪,在深夜中“救”了一个又一个想家的游子。
这比手术刀更让人有成就感。
1981年,罗大佑制作了一首《童年》,也是这首歌让他在乐坛崭露头角。
他把这首歌再次给了张艾嘉。
他爱上了一个人。
在校期间,他接到《闪亮的日子》副导演的电话,邀请他为电影写一首歌,导演刘维彬的要求是:做一点蓝调的音乐,听起来要摇滚、要比民歌有深度。
但是不保证会用。
罗大佑觉得没关系,尽力做好。
过了些天,副导演打电话说他的歌曲被录用了,罗大佑赶往现场,认识了这部剧的女主角张艾嘉。
两人身份相差悬殊,一个是医学院的大学生,一个是当红女演员,罗大佑没敢表明心迹。
等到罗大佑步入歌坛两人再相逢,张艾嘉已经为人妻。
后来罗大佑还是把创作了几年的《童年》给了张艾嘉。
这首歌他从70年代开始创作,那时候,他刚步入大学一切和小时候都不太一样了,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,为了留住之前的美好,他写下了《童年》。
罗大佑前前后后改了五年,这首他视如珍宝的作品给了张艾嘉。
他这样形容这段关系:我好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麦芽糖池子了,我想梳一梳头,但你知道这有多么困难。
张艾嘉也不顾为人妻的身份,为罗大佑唱了这首歌。
之后罗大佑又为张艾嘉写了一首《小妹》,明明张艾嘉要比罗大佑年长,他却总是叫她小妹。
可见其心爱之情。
1982年,罗大佑发表了首张专辑《之乎者也》,也是滚石成立以来发表的第九张专辑,他将对社会的思考批判全部写进了歌里,与其说他是歌手不如说是作家。
《未来主人翁》更为犀利,席卷了整个文化界。
这两张专辑意味着什么呢?
至少在他之前没有人敢在专辑中批判社会现状,可以说他开启了一个摇滚哲学音乐的时代。
如果没有他,也许就没有所谓的愤怒的摇滚。
但这些带有抨击性的歌曲,招致乐评和舆论激烈的攻击,说他“抗议歌手”的形象是一个“十足的谎言”,同时这张专辑又被台湾当局认为“不规矩”,从而招致了最严格的审查。
社会的质疑和夹击,也让他觉得“很多东西都扛不下来了”。
1985年,父亲来到罗大佑的身边,告诉他:你必须放弃音乐去美国,以后老老实实做一名医生。
他帮当时正在准备群星合唱的张艾嘉完成《明天会更好》之后,短暂的放弃了音乐。
“明天会更好”可能也是他对自己的安慰。
兜兜转转,转至香港,罗大佑卷土重来。
他得到了一部电影。
罗大佑的《东方之珠》发表后被电影《海上花》选中,成了电影主题曲。
罗大佑自此和电影打上了交道。
1987年,挣扎之下,他终于下定决心,写信告诉自己的父母:感谢你们对我作为一个医生的栽培。心里拔河拉扯14年,音乐终于赢了,我已经决定好这辈子不做医生,一辈子都做音乐,一辈子的主业都只有音乐。
33岁,罗大佑终于为自己定下了终生职业——音乐人。
1988年,为徐克导演的警匪片《城市特警》写了《你的样子》和《梦》。
1989年,《阿郎的故事》再次邀请他写同名主题曲,《你的样子》也被杜琪峰再次征用。
90年代,他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厂,为潘越云写下《野百合也有春天》,陈淑桦的《滚滚红尘》,凤飞飞的《追梦人》……他的歌和这些明星一样横空出世,迷倒众生。
罗大佑成了金牌制作人,李宗盛在他面前也只能自称“小李”。
1998年,罗大佑的人生中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他失去了一个人。
那一年,罗大佑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回家陪父亲,他破天荒的唱了一首歌。
在罗大佑的记忆里父亲是五音不全的,不爱唱歌的。
那首歌唱得却格外有腔调。
家里的阿姨说:阿公,原来您会唱歌啊?
父亲玩笑一句:罗大佑的歌都是我教的。
从这时起,对于罗大佑玩音乐这件事,父亲算是接受了。
两天之后,父亲突然病逝。
此后的几年,罗大佑没有再发行过一张专辑。
他说:对我来说,最大的影响是在当下根本感觉不到的。直到有一天你才恍然大悟。父亲就是这样,他对我一生的影响,大到我没办法为他写一首歌。
等他成为乐坛的顶尖人物,等他家喻户晓,等他终于获得了父亲的肯定,却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。
2009年前后, 滚石亏损严重,几位老大哥为了老东家开起了巡回演唱会,罗大佑、李宗盛、周华健、张震岳,纵贯线演出持续了一年,唱遍了经典歌曲。
这些年,有什么大事,需要谱曲,都得找罗大佑坐镇,他已经不再仅仅是音乐人而是音乐品质的保证。
现在许多年轻人已经不认识罗大佑了。
可口中吟唱的歌,无一没有罗大佑的痕迹。
李宗盛说:罗大佑在我内心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,是一个时代的标志,他的音乐创造才能是无与伦比的,他创造了台湾音乐的一个历史阶段,和他相比我会感到惶恐,他对我来说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,他才是真正的台湾音乐届重量级人物。
罗大佑是中国摇滚乐翻不过去的一座高山。
音乐属于艺术,艺术不必拿去比较。
他永远在这,在时代里。
如果对他有争论,不如再去听听他的歌。
童年、少年、青年、中年、老年,每一刻,都不曾离开罗大佑。
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,如不想被抓取传播,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,谢谢
特别声明: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,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版权声明:版权归著作权人,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,请来邮件通知删除,一起成长谢谢
欢迎加入:直播号,开启无限创作!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,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,一个原则:只要真实,不怕事大,有线索就报料吧!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://zbh.zhibotv.com.cn。